7月1日什么股票配资平台安全,四川省小额贷款协会公布了辖区内最新的小额贷款公司名单。据这份名单,四川省内共164家小贷公司,其中48家被评为A级小额贷款公司,包括成都市温江区兴文科技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发展国惠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都普罗米斯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都市金控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而作为四川仅存的两家互联网小贷公司之一,知名电商旗下的四川佳物小额贷款公司(以下简称“佳物小贷”)暂时不在A级名单之列。
而在2023年,佳物小贷的前身——四川瀚华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瀚华小贷”)还处于A级名单之列。2023年5月,得物关联公司睹煜(上海)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斥资8亿元,拿下了瀚华金控旗下瀚华小贷100%股权,成功拿下网络小贷牌照。
工商资料显示,目前佳物小贷法定代表人为张瑶俊,实缴资本为10亿元,满足《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的要求。
不过,得物在金融贷款业务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部分瑕疵。
目前,得物的消费金融产品包括借钱、分期、先用后付等,其中“借钱”最高额度20万,利率24%以下;“分期”最高额度5万元,综合年化利率(单利)18%-24%。此前得物公布的金融机构合作方有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华瑞银行、百信银行、浦发银行、锡商银行、富民银行等等。
今日,新经济观察团小编经过实测,在得物借钱成功获得了9万元额度,首次贷款500元,分6期偿还,年化利率为24%,但放款方并不是上述金融机构,而是“xx贷合作金融机构”。
小编在提交个人身份信息之后,得物借钱页面跳出了一份“xx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承诺函,承诺本人不是学生。随后,在经过几分钟的审批之后,小编被匹配到“xx贷合作金融机构”进行放款,额度9万元,年化综合息费率24%。
在提交银行卡信息之后,“委托扣款协议”显示甲方为xx贷相关公司,后者合作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包括通联支付、宝付支付、中金支付、易宝支付等等。
小编进一步提交收款账户、紧急联系人等信息之后,又跳出十几份协议,包括xx贷合作的宁银消金、富邦华一银行、韩亚银行、哈银消金、中信消金、广州小贷等公司的借款协议,而且《广州小贷借款协议》中,又嵌入了借款协议、个人信息授权书等等。
此外,《富邦华一借款协议》显示,放款方为富邦华一银行,xx贷相关公司为“担保人”,即xx贷作为助贷和增信机构。
也就是说,在此过程中,得物和佳物小贷只是收集了用户的借款信息,并不直接放款,即作为助贷机构将信息分享给xx消费金融,后者又分享给xx贷,xx贷进一步将用户信息分享给多家合作的金融机构进行放款。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多家助贷公司和金融机构,每一链条都会产生费用,笔者的个人信息在层层流转之下也有被过度授权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得物贷款业务的上述合作方多为中小银行和腰尾部消金公司,可见其体量并不大,市场议价能力不高,这也导致了其放款利率为顶格的24%。
在一些列操作之后,该用户还收到了xx贷的提醒信息,“您在得物-得有钱商申请的借款,现在可能遭遇电信诈骗!”随后,xx贷客服还通过电话咨询小编是否是个人操作借款,是否被诈骗等等。
到这一步,笔者的疑问逐步被放大。小编户籍不在四川,在非四川省内一线城市工作生活,得物旗下佳物小贷为小编匹配上海地区的助贷公司,后者提供贷款服务的行为是否涉嫌跨区展业?
实际上,对于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跨区展业门槛,《征求意见稿》曾明确规定,“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因此佳物小贷仅10亿元的实缴资本并不不满足跨省区经营小贷业务的资质。
此前,为配合上述规定,多家互联网巨头对旗下网络小贷公司进行了增资。例如腾讯旗下的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实缴资本金超105亿元,携程旗下重庆携程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实缴资本50亿元,滴滴旗下重庆市西岸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实缴资本超54亿元等等。
按此规定,得物和佳物小贷未来势必要继续增资,以获得跨省区开展业务的资格。
不过,最新的《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应当立足当地,在经依法批准的区域范围内开展业务。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区域的条件另行规定。
因此,佳物小贷的行为还需有更详细的监管规定来定性,新经济观察团也只能管中窥豹,读者们可在评论区发表意见。
除此之外,得物的分期业务也需要一键授权十几份协议,而《其他协议》中又嵌套了奇富小贷和杭银消金的11份协议。在《敏感个人信息处理及个人信息分享授权协议》中,佳物小贷又嵌入了合作方名单,点击后发现为海尔消金和国民信托,服务时间分别起于2024年底和2025年6月26日。
可见,无论是在借钱业务还是分期业务中,得物平台在贷前并未告知用户具体的贷款机构,而是需要在勾选多个协议、且申请贷款之后,才能知晓真正的放款资金方。
而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处理者向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供其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应当向个人告知接收方的名称或者姓名、联系方式、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和个人信息的种类,并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
此前,监管曾多次发布关于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诱导的风险提示明确提醒,一些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在开展相关业务或合作业务时,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不到位,比如以默认同意、概括授权等方式获取授权,侵害了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权。
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亚向新经济观察团指出,平台利用消费者急需贷款的迫切心态和自己作为放贷平台的优势地位,在开展业务时从流程上强制获取消费者授权签订嵌套合同,套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这种做法是违法违规的。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不知晓或者即使知晓也无法拒绝个人信息被平台非法获取并使用。被套取的个人信息一般非常完整和全面,可能不止在该借贷平台使用,还有更大可能会被流转至其他地方,那么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泄漏带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都将会受到极大的威胁。
除了得物借钱和分期之外,得物还在拓展导流业务。据镭射财经此前报道,2024年前后,得物对外导流多个第三方助贷产品,这些导流产品与自营产品的定价不同,一般综合年化成本在36%左右。
但笔者提醒得物,金融业务的第一要务是合规运营。如今针对助贷全流程、个人信息保护、高利率产品的监管持续升级,得物只有坚持审慎策略,严格遵守各类政策,才能在行业激烈竞争下保持一定市场地位。否则金融业务违规带来的风险隐患、声誉下降,不仅会侵蚀品牌多年来建立的市场地位,也会被头部金融机构隔离在白名单之外,后续发展更加艰难。
当然,得物面临的问题是从业者的共同话题,谁能从中突围而出,还得实践检验。对于得物金融业务以及旗下佳物小贷的业务开展情况,我们将持续关注。
金元速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